跳到主要內容

[Tool] cmder + python + MinGW for windows

推薦適用於 windows 的好用 shell terminal 工具 cmder,它能提供類似 Linux 的終端機介面跟指令,且我覺得它比 Windows 10 內建的 Bash 終端好用。



cmder 下載網址:https://cmder.net/
cmder 不需要安裝,下載後直接執行主程式即可。

一般我都在 Linux 環境編程,但如果使用的電腦是 Windows 10,我會用 cmder 建立熟悉的 Linux 終端機環境。
以下提供我常用來編程的初始化設定。

cmder 按 Win+Alt+P,可以啟動設定介面,在這個介面內先設定 bash 預設的 Shell,否則啟動時可能會出現錯誤訊息,因為 cmder 預設使用 PowerShell,但因簽證問題造成 Windows PowerShell 出現錯誤訊息。
在 Startup 選單:



在 General 選單:


接著微調一些設定:
  1. 字體調整到舒適的字型和大小。



  2. 可以開啟 Quake 模式。這個模式在程式競賽或是工作時很好用,可以透過 Ctrl+` 這個組合鍵將終端機顯示在最上方,或隱藏終端機成為背景模式。



    這個組合鍵是可以修改的,在 Keys & Macro 選單:


  3. 下載 MinGW Installer,安裝 MinGW,然後在系統環境變數加入 MinGW 的 bin 資料夾位置。
    http://mingw-w64.org/doku.php



  4. 安裝 vim,cmder 切換到家目錄 “~,可以在裡面設定 .vimrc 檔案,來調整 vim 設定。

  5. 安裝 python,一樣將 python bin 資料夾新增到環境變數。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[程式競賽] UVa 572, Oil Deposits,Flood Fill 演算法

原題目簡述如下: 以 m x n 大小的 grid 代表一張地圖,現今要在此地圖內探勘,找出油田。某一區塊如果標示 "@" 代表有油,"*" 代表沒有油。 "@" 相鄰的區域的聯集,可視為一個油田。(所謂相鄰,除了上下左右,斜向的相鄰也算進去) 求任意地圖中,油田的個數。 例如輸入的測資為: *    *   *    *  @ *   @  @  *  @ *   @   *   *  @ @ @  @   * @ @ @   *   *  @ 則油田個數為 2。 想法 採用典型的倒水演算法(Flood Fill),走訪 "@" 出現的區域,從此往下倒水,倒過水的區域標上 id,因此透過 id 的編號,可以得知油田的個數。 實作 先實作倒水演算法的子函式: void floodfill(vector<vector<char> >& map,                vector<vector<int>  >& id_table,                int row, int col, int id) {    if(row < 0 || (row >= map.size()) )   return;    if(col < 0 || (col >= map[0].size())) return;    if(map[row][col] != '@' || id_table[row][col] > 0) return;    id_table[row][col] = id;    floodfill(map, id_table, row-1, col-1, id);    floodfill(map, id_table, row-1, col,   id);    floodfill(map, id_table, row-1, col+1, id);    floodfill(map, id_table, row,   col-1, id);    floodfill(map, id_table, row,   col+1,

[Python] print 同時輸出到 file 和 console

在 Python 撰寫程式時,我們會希望螢幕 stdout 輸出可以同時記錄到 log 檔案裡。 但是螢幕輸出可能含有 ASCII escape codes 的顏色資訊,輸出的 log 檔案會有類似 ^[[01;32m 這種字樣出現。 我採用比較簡單的解法: 先將 print 函式輸出的訊息,同時導向到螢幕,同時儲存在指定的 log.txt 檔案中。 再用 sed 指令,將 log.txt 內的 ASCII escape code 清除。 方法如下: import sys class PrintLog(object): def __init__(self): self.console = sys.stdout self.log_file = open("log.txt", "w") def write(self, msg): self.console.write(msg) self.log_file.write(msg) def flush(self): pass def main(): original_stdout = sys.stdout sys.stdout = PrintLog() print " This is a testing message." sys.stdout = original_stdout if(__name__ == "__main__"): main() 也就是將 sys.stdout 指向自定義的 PrintLog class,讓 PrintLog 來處理輸出文字,用完 PrintLog 後再把 sys.stdout 導向回原本的 stdout。 接著使用 sed 指令刪除 log.txt 的 ASCII escape code: sed -i 's/\x1b[^m]*m//g' ./log.txt 上面的正規,\x 後面用來接一個 16 進位 ASCII 編碼,其中 1b 代表的是 ESC 退出鍵。 到此即可獲得沒有顏色編碼的 log.tx

[Python] 單引號,雙引號和三引號

在此解釋各種引號的意義。 雙引號跟單引號,在 Python 中的基本上沒差別,都可以代表字串: "This is a string" 'This is a string' 並且雙引號內可包含單引號,反之,如果用的是單引號,則單引號內可包含雙引號: "We call it 'Dog'...... " 'We call it "Dog"...... ' 三個雙引號,就可以直接輸入有換行的字串: """haha, this is a dog.""" 三個單引號要換行,就要輸入"\": '''haha, \ this is a dog.'''